top of page

罪詭情報


【書評】如果福爾摩斯與華生不在倫敦,而是出現在清末動盪的香港?──莫理斯《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系列/喬齊安
【文/喬齊安】 「東風吹來了,這種風從來沒有來過英國。這股風會很冷,很厲害,華生。這陣風刮來,我們好多人可能就會凋謝。但這依然是上帝的風。風暴過去後,更加純潔、更加美好、更加強大的國土將屹立在陽光之下。」──柯南.道爾,〈最後致意〉(1917)...


【書評】是嫁入豪門還是深入虎穴?歐美年度最流行的家庭驚悚代表作《家弒服務》來了!/喬齊安
【文/喬齊安】 「我不在的時候,妳可以隨意打開並查看各個房間,唯獨城堡下面的那個小房間絕對不可打開。這是開啟那間禁室的鑰匙,我一起交給妳,但是妳絕對不能用!」 ──知名童話《藍鬍子》(1697) 民間童話中開始盛行的橋段:一夕之間由麻雀變公主,打破階級制度、嫁入豪門享有衣食...


【書評】這房子不對勁!從Youtube短片變成百萬暢銷小說,日本覆面作家雨穴的怪談實錄《詭屋》/喬齊安
【文/喬齊安】 「走廊以直線和直角為基準,將整個房間分割成無數個區域,佔據了這房子中央極廣的面積,這也就是這個房子稱為「迷路館」的由來──」 ──綾辻行人《殺人迷路館》(1988) 日本怪談擁有悠久傳統,最早的文獻記載可以回溯到平安時代後期。明治時期歸化日本的英國學者小泉八...


【書評】末日降臨,寂寞的邊緣人竟獲得前所未有的幸福?──讀凪良汐《毀滅前的香格里拉》/喬齊安
【文/喬齊安】 「無論在何處,人類的本性都是一樣的。問題不在哪個世界能接受妳,而是那裡要有願意接受妳的人。」 ──金草葉《剛剛離開的世界》(2021) 「末日科幻」是電影與遊戲裡顯著受到歡迎的題材。奠定殭屍類型先河的《惡靈古堡》(1996)系列,背景就是世界末日;分別描...


【書評】OPENBOOK推薦話題:韓國犯罪推理的科幻風格,讀《看見屍體的男人I:起源》/喬齊安
【文/喬齊安】 「如果是你,你有辦法清醒的面對這個狗屁不如的世界嗎?」 ──韓劇《VOICE 4》(2021) 伴隨韓劇席捲全球的熱潮,韓國影視業的戲劇、電影投拍量大增,對於故事文本的需求也更為迫切。越來越多作品是從他們的網路漫畫、小說挑選改編。如近期在Netflix台灣區...


顏瑜《七十號,你的鳥歪了》推薦序/陳俊偉
【文/陳俊偉】 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顏瑜老師在二〇二二年連續出版三本職人警察小說,在台灣犯罪文學的發展歷史上奠定具備鑑別度的旗號。分別為《403小組,警隊出動!》、《警察執勤中:正義的代價》、《警察執勤中:宣戰角頭》,顧名思義,透過書寫警察的世界進一步探討台灣的本土社會議題...


凱倫‧格蘿絲《迷失的女兒》推薦序/喬齊安
小說藉由葛芮塔的告白,帶領讀者穿梭於過去的每一段時光、與每一塊加拿大的土地。二○○三年夏季熱浪造成的美加大停電、多倫多街頭遊民的悽慘生活……但無論身處何時何地,她都沒有辦法擺脫那個家暴父親留下的陰影。葛芮塔告訴警察,她痛恨且無數次想要殺死父親,但她並沒有這麼做……...


【書評】患有失智症的安樂椅神探如何解開謎題?──讀《請保持名偵探原來的樣子》/喬齊安
【文/喬齊安】 「即使你不記得我了,但我記得你,只要我認得你就好,我不會再放開你的手了。只要你在我面前,認得出我,那無論何時,我都會教你芭蕾。」 ──韓劇《如蝶翩翩》(2021) 台灣即將在2026年成為老年人占總人口20%的超高齡社會,而失智症(dementia)儼然已成...


【書評】以催眠喚醒深藏人心的謎團,「心靈偵探」版的福爾摩斯與華生──讀《催眠師手記:無罪的嘆息》/喬齊安
【文/喬齊安】 「在潛意識之下訴求的廣告。在電視或戲院的銀幕或廣播等,以不可能認知的速度或音量送出訊息,為購買行動提供充份刺激的廣告。1957年美國發表了這個方式的實驗結果。根據實驗結果發現,如果在三千分之一秒至二十分之一秒間,在節目進行中的畫面上,每隔五秒讓廣告閃現的話,...


【書評】攤開「器官移植旅遊」的道德爭議,劇情逆轉五次的醫療推理傑作──讀下村敦史《默過》/喬齊安
【文/喬齊安】 「腎臟移植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有的國家一年甚至要作一萬多台手術!但是在日本移植醫療本身就很落後,對移植的觀念更是含糊不清。」 ──日劇《死之臟器》(2015) 日本政府長期以來難以處理、或說刻意忽視的「器官走私」問題,在2022年8月引發國際矚目的新聞事件後...


【書評】你的宗教不是你的宗教,社會派恐怖大師的安倍晉三遇刺案「神預言」。──讀澤村伊智《邪教之子》/喬齊安
【文/喬齊安】 沃倫有句名言:「真正的服從如髮絲引領」,意思是頭髮很細,真正的服從指的是就算被頭髮牽著,你也不敢扯斷。所以絕對不能反抗,只能服從,因為稍有抗拒,髮絲就會斷掉。 ──Netflix 紀錄片《乖乖聽話:邪教裡的禱告與服從》(2022)...


【書評】由暗黑童話和趣味解謎構築的異色新世界──讀青柳碧人《小紅帽,在旅途中遇見屍體》/喬齊安
【文/喬齊安】 「我認為本格推理的吸引力在於,你可以使用盛大華麗的詭計與暗號,讀者也不會在閱讀時感到違和。成熟的犯罪推理小說,足以完成其他類型文學無法做到的事情。」 ──青柳碧人 在這個商業化的時代,想要藉由故事創造新的IP比起過去任何時候都還要艱難。取走讀者注意力的娛樂方...


【書評】當浦島太郎遇上「密室殺蝦事件」的設定系推理──讀青柳碧人《從前從前,某個地方有具屍體……》/喬齊安
【文/喬齊安】 「如果把民間故事解釋成發生在內心深層之處的真實故事,就會發現民間故事中描述的『殘忍』,就如同家常便飯般發生。」 ──河合隼雄(日本知名心理學家) 我們的童年,通常伴隨著那句「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開頭度過。...


早見和真《八月之母》推薦文/許雅玲
【文/許雅玲】 「一路走來,我一直試圖刪除那段記憶。明明如此,從五年前生產的那天後,卻是每次只要感受到夏天的悶熱,就會想起那個人。八月總會飄來母親的味道。」 「在家裡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地方,去到街上也覺得快要窒息時,我經常一個人去到海邊。到了海邊我會試著大口吸入空氣,但怎麼也...


【書評】終極的倫理困境,你會選擇處死殘害生命的魔鬼,還是擁戴即將拯救人類的神祉?──讀《死亡花》/喬齊安
【文/喬齊安】 這個病人的器官,可以拯救好幾個正在等待移植的病人。生命的數量不同,一個人和好幾個人,你會救哪一方? 正因為關於人類生命的問題,無法輕易用數字解決,才會被稱為「終極問題」! ──下村敦史《默過》(2018)...


早見和真《八月之母》讀後感 / 艾德嘉
【文/艾德嘉】 小說中的主角,總是會在八月時聞到「母親的味道」,那是什麼樣的味道?如果問不同人,想必有不同的答案,但對本書的主角來說,那是勾起她痛苦回憶的滋味。 在主流社會中,「母親」是家庭中最核心的角色,她們負責生育,常常也被期待負擔起育兒與操持家務的重責大任。「母性」、...


作家的成就、評論家的競技場——《閱讀既晴》開箱分享
【文/戲雪】本書分為:序文六篇、導論跟總述兩篇、歷年作品評論七篇、新作《城境之雨》解析八篇,另外還有一篇既晴訪談做為後記。都是全新的文章。


【書評】追尋推理宗師橫溝正史絕無僅有的夢幻逸作──讀《古書堂事件手帖II~扉子與空白的時間~》/喬齊安
【文/喬齊安】 「當時的我既沒有創作偵探小說的勇氣,也沒有這個自信。但到了大正十四年,我又開始寫了,這顯然是因為期間結識的江戶川先生的煽動。」 ──橫溝正史《偵探小說五十年》(1972) 2017年末,夏目漱石母校、東京都的二松學舍大學發布了令文藝界振奮的消息。在推理小說宗...


辻村深月《闇祓》讀後感 /易沁
【文/易沁】 辻村深月在《闇祓》中,以驚悚與瀰漫著窒息感的氛圍,烘托以「黑暗騷擾」行為為中心的懸疑故事,藉由章節流暢地置換著生活裡常見的不同場域,遊走於學校、居所與職場間,使閱讀體驗中如觀賞著舞台劇般,不自覺順從自文字間滿溢而出的日常感走向下一幕的同時,一股未知卻沉重的流動...


【書評】細節中藏有魔鬼,以「設定系」全新詮釋本土靈異娛樂小說世界的林庭毅──讀《冤伸俱樂部》/喬齊安
【文/喬齊安】 「天庭神明不會直接干涉人世,尤其是與神靈無關的凡人行徑,那是凡人要自己解決的問題。」 ──星子,《乩身:踏火伏魔的罪人》(2017) 當我們回首台灣網路文學的鼎盛時期──2000年後,以本土民俗信仰、地獄輪迴觀點為背景的靈異奇幻小說,毫無疑問是最具特色的主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