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obius_Banners01.jpg

【書評】一直寫殺人的故事,他也想寫救人的故事。──東野圭吾《祈念之樹》系列/喬齊安


【文/喬齊安】



 「當我一直在寫殺人的故事時,有時候我也會想寫一個關於救人的故事。」
  ──東野圭吾

 


  在東野圭吾進入65歲大關的2023年,為自己當代最偉大推理作家生涯又再添了幾筆里程碑。年初發表的「拉普拉斯的魔女」系列第三集:《和魔女共度的七天》成為他堂堂登錄編號第一百號的紀念著作,下半年則獲得政府頒發的紫綬褒章,這是學術、文化、藝術和體育領域傑出貢獻人士才能獲得的肯定,第一位能獲此殊榮的推理作家正是鼎鼎大名的江戶川亂步。


 

  另一方面,無論是由他執筆的小說、還是相關影視改編的「東野經濟學」仍在持續地養活文化與娛樂產業的工作者。去年在《和魔女共度的七天》出版後,東野著作的累積發行本數正式突破一億本大關,過去能達成如此成就的日本作家,只有西村京太郎和赤川次郎這兩人。東野的成績在紙本書逐漸式微的21世紀更顯難得,是我們有幸親眼見證的文創奇蹟。


 

  2017年後東野的創作似乎進入了收束期,不再像早期令人眼花撩亂的多重展演,此後一年最多推出兩本新作,並且集中在幾個暢銷系列的衍伸,包含影視化成果突出的伽利略、加賀恭一郎、假面飯店系列。其中有兩部新作站在比較特別的位置,相較於出版社和書迷的期待,更屬於東野本人想寫的故事。這兩本作品的調性可說是截然不同,一部是從新冠疫情中得到啟發,類型回歸本格解謎的《迷宮裡的魔術師》,另一部就是幾乎沒有推理成分,卻溫馨催淚的《祈念之樹》。


 

  有為東野著作創立專門網站介紹的日本書迷,將東野的小說概分為主要三大類型:第一種是過往讀者最為熟悉,屬於正統的本格派推理、社會派犯罪小說,包含出道處女作《放學後》(1985)等青春校園主題、今年改編電影上映的《在大雪封閉的山莊裡》(1992)、數次影視化的名作《白夜行》(1999)等。這個類型可以說是東野圭吾身為一位推理作家的基礎與驕傲。


 

  第二種類型則是他善用其理系學歷、汽車工程師經驗,以及對先進科學抱持的興趣,所打造出來的獨樹一格「理科推理」。伽利略第一集《偵探伽利略》(1998)就完全呈現出不具備物理知識無法破案的硬派風格,而「拉普拉斯的魔女」系列則基於科學理論的可能性,大膽地將女主角設定成「能夠預測未來」,照理來說是推理小說禁忌的BUG角色,亦反映東野本人所言「我想摧毀自己以前寫的小說」之氣魄。如果想要更進一步了解影響東野此類創作的價值觀,2005年發表的隨筆集《科學?》是很輕鬆有趣的入門首選。



  上述兩種類型的旗幟都很鮮明,但幫助東野圭吾躍居亞洲當代頭號暢銷作家的一個關鍵,在第三種類型的成功是更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有無推理成分是次要,以奇、科幻設定為主旋律,輔以深刻人性情感所發展的暖心物語。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全球賣破千萬冊的《解憂雜貨店》(2012),描述靈魂互換的《秘密》(1998)也是東野在《嫌疑犯X的獻身》(2005)以前賣出最多國版權的超暢銷作。固然犯罪推理是全球的主流類型,但並不是所有讀者都接受探討謀殺案的小說,因此這一類「不務正業」的作品即便產量不多,卻很關鍵地為東野吸引了更廣泛的讀者,讓他登上如今的天王地位。


 

  延續這條系譜的重要新作,就是《祈念之樹》系列,從《祈念之樹》到今年推出的《守護之心》,連續兩集都採取多國同時上市的出版策略,也可以看出東野對作品的信心與期待。青年直井玲斗因被黑心老闆欺壓,一時氣不過闖空門偷東西報復,卻很快就被逮捕。原本以為要入獄背負前科,卻有素不相識的律師前來談和解救他。委託人是自己過世母親的異母姊姊,過去從未聯絡的大富豪柳澤集團前董事柳澤千舟。年事已高的千舟以拯救了玲斗為代價,要他繼承家中代代相傳的「樟樹守護人」位子。玲斗原本認為樟樹能夠實現願望只是無稽的都市傳說,然而這棵樟樹卻真的具備了奇妙的能力,在千舟不願透露詳情的狀況下,玲斗努力應付抱持各種祕密、與意圖打探祕密的參拜者,也從中嘗試了解有關樟樹神木的真相。


 

  在靜岡縣熱海市的來宮神社,境內有一座樹齡超過兩千年的御神木「大楠」,就有傳說是繞著樹走一圈可以延年益壽,還有機會實現心中祈求的願望,因而造訪的遊客絡繹不絕。日本人尊崇自然萬物,傳統信仰認為樹木草石皆有神靈。《祈念之樹》中看似「日本民間故事」的橋段並不罕見,但之中的儀式卻獨特且神祕,讓讀者與玲斗一樣摸不著頭腦,便成為東野所擅長的「設計謎團」的由來。即便不見屍體、也算不上日常之謎,本作依舊帶有尋找線索的解謎樂趣,讓讀者想要急切地翻頁下去。


 

  玲斗的主要工作是保護、照料樟樹,並接受事先預約,在參拜者們進去樟樹樹幹深處的洞內祈念時,在外面守著他們不受打擾,而他自己也不能夠偷聽。為什麼這些預約的訪客總是在新月與滿月之夜到來?為什麼根據記載,許多相隔多年的訪客彼此之間有著親戚或血緣關係?又為什麼祈念的儀式有這麼多規則?這是本書最大的秘密,也在中段過程便得到解答。儀式名為「祈念」而非常見的「祈禱」便是提示,原來人們在新月夜晚的樹內,祈願想要傳達的事,就能將這些想法「寄念」給樟樹;而樟樹會記憶著他們的意念,在滿月的時候散發出來,有血緣關係的人能在這個時候「受念」,藉此繼承前人的理念。例如商家行號的老闆,會想用這個方式向接班人傳達一家之長的信念與使命。


 

  自由編輯飯田一史指出,《祈念之樹》是一部非常貼切於日本超高齡社會價值觀的作品,更是一個溫柔地尊重「照護者」意願的故事。長照問題在高齡社會中蔚為困擾,被照護者不敢盡情訴說需求、照護者也很難拒絕長輩說出口的要求,彼此都很壓抑。即便是直系親屬,往往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陌生的人,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也很難任意託付事情,因此小說中描繪出能夠「不面對面溝通也能實現這一點」的世界,符合許多年長讀者的心聲。還有一點高明的是,「受念者」是自己選擇來到樟樹下接收,並非被動地遵守指示,也因此可以更積極地覺悟、有意識地去改變自己。這自然令憂心於下一代的長者們很感受用。


 

(因轉載篇幅有限,剩下的內容煩請進入OKAPI的專欄連結點閱觀賞)



本文作者簡介/喬齊安


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百萬書評部落客,日韓劇、電影與足球專欄作家。本業為製作超過百本本土推理、奇幻、愛情等類型小說的出版業編輯,並成功售出相關電影、電視劇、遊戲之IP版權。興趣是文化內涵、社會議題的深度觀察。



Comentarios


罪詭情報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