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obius_Banners02.jpg

《推理》雜誌第284期:創刊四十周年紀念專號

《推理》雜誌第284期

購買站點:博客來 | 金石堂灰熊 | 讀冊 |

momo | Book☆Walker | Kobo

 

全年訂閱:線上長期訂閱單

作者簡介

台灣犯罪作家聯會|為通過內政部立案的社團法人組織,是亞洲第一個致力於犯罪文學創作、評論研究、國際交流的組織,以《推理》雜誌、《詭祕客》犯罪文學誌,及旗下出版社「幻華創造」犯聯嚴選創作小說書系…等編輯事務為主要工作,並定期舉辦林佛兒獎、完美犯罪讀這本、評論新星獎獎項,以深耕創作、建構評論、豐富閱讀、締結國際,不同面向,紀錄台灣犯罪文學現況與未來的展望。

主編簡介

洪敍銘|台灣犯罪文學研究者、編輯,以台灣大眾文學的地方、空間議題為研究方向,近年來擔任第五、六、七、八屆林佛兒獎召集人、《詭秘客CRIMYSTERY》年刊主編、「解謎相談室」策展人、《推理》雜誌主編。曾出版學術專著《從在地到台灣:本格復興前台灣推理小說的地方想像與建構》(2015)、主編《閱讀既晴——台灣犯罪文學作家群像》(2023)、《推理:復刊號》(2024)。曾獲「斐陶斐榮譽學會」榮譽會員、第二屆楊牧文學研究獎、東華文學獎小說獎、散文獎、東海岸文教基金會徵文獎等。學術論文與評論散見期刊雜誌。另曾任學術期刊主編、大學授課講師、文創產業及地方文化館策展人等文化工作、記者(社會工作)及社區營造工作等。

|動腦的|邏輯的|趣味的|

【目    錄】

《推理》雜誌於1984年11月由「台灣推理第一人」林佛兒先生創刊,至2008年,共發行282期。停刊16年後,由台灣犯罪作家聯會取得獨家授權,於2024年6月復刊,2024年11月推出副刊2號,同時也是《推理》雜誌創刊四十周年的紀念專號。

《推理》雜誌長期作為本土作家發表創作的重要園地,在漫長的空白後,如何通過新世代的視角與對類型文學更寬廣的定義、詮釋,接續起犯罪推理在台灣的本土化發展?令人引頸期待!本期收錄內容如下:

主題特輯

〈多重視域的迴響與激盪——林佛兒獎下創作者與評審間的跨空間對話〉,專訪第七屆林佛兒獎首獎得主——閱讀探戈,同時跨空間地與第五、六、七屆決審評審劉建志、祁立峰、邱鉦倫等人展開紙上對話,一窺復辦後的林佛兒獎的面貌與徵獎思考。

〈聽故事的人——資訊浪潮下的紙感/質感閱讀〉,專訪主理台灣推理推廣部的楓雨、戲雪,討論在不同身分下對於閱讀推廣的想法、過程與期待。

余遠炫專輯

專訪身兼多職的作家余遠炫先生,並收錄兩篇重新修訂之短篇小說,以及歷史學者陳力航的書籍評述。

創作推理小說

收錄台灣新銳作家A.Z.、仁狼血黑、貝爾夫人之原創短篇小說,持續深化本土創作之發表園地

名家作品大觀

收錄達許・漢密特、羅依.維克斯、飯岡秀三的珍稀作品譯作,輕易地能看見在台灣少見的翻譯作品。

推理集錦

「犯罪實案現場」以實案紀錄與省思為主題,解析過去發生在台灣的真實案件的背景與潛在的社會問題。

「波光衍影」以影視作品的綜合性比較為主題,探究主題創作的源流與演變。


「另眼看劇」以犯罪影視作品為評介對象,淺介影視作品的可觀處與重要性。


「遊戲開始」以犯罪、解謎為主題的遊戲為介紹對象,開啟多元載體的視野與對話。


「漫畫偵探」以四格漫畫的形式,邀請讀者共同參與探案、解開謎團!

靈光乍現

【 主編紀事 】

洪敘銘

弱小的這樣一本消遣、而且陳義不高的雜誌,將從十一月開始,每月與您見面,交談式握手,總是期待能得到您會心的一笑;總是想在每月的月初,四面八方湧來的讀者,爭讀「推理雜誌」,這是作為一個辛勤耕耘園丁的我,最大的盼望。——林佛兒

這是《推理》雜誌的創辦人林佛兒先生於創刊時的發刊詞部分內容,即便我過往研究的範疇聚焦在台灣犯罪推理小說的發展與演變,但也是到了半年前接下了《推理:復刊號》的主編後,才真正地細讀各期主編紀事留下的隻字片語與訊息,也才體認到承載著期待的任重而道遠。

復刊至今大約幾個月的時間,我收到許多意見的反饋,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推理》這本雜誌,或者這個品牌,在當代的各種讀者的心目中,應該展現/存在怎樣的面貌與象徵的意涵?這個開放、多元且莫衷一是的答案,深刻地決定了這本雜誌的走向,也幾乎成為了一種夢魘——訪談/創作;本土/翻譯;主題/非主題……每一種偏好與取向,都在表述、記錄,事實上也在嘗試解構。

因此,當我回頭看見林佛兒先生的發刊詞時,我回顧了這段時間關於我的「盼望」為何時,我突然發現或許無關乎銷量,能夠讓自己的作品被看見(包含每一個雜誌裡的文字、每一種美術編輯意圖表現的色彩暗示,當然也包括企劃與構想),似乎這件理所當然必然發生的事情,就是盼望的緣由。

林佛兒先生在《推理》十周年的感言中,更確立推理小說以台灣為地方主體,本土作家的開拓以及作品社會傾向的實踐;適逢創刊四十周年的此刻,我仍然希望《推理》雜誌可以不只是類型小說,還能深入臺灣本土社會現實與情境的裡層,如同我們就是生活、成長在這樣的環境中,文學、故事與情節,也不應脫離這樣的敘事才對。非常感謝藝術家盧俊翰慨允授權他的作品作為本期的封面,俊翰的作品讓我看見的就是「生活」,即使充滿荊棘與刺痛,但仍可能、可以是活躍的、色彩斑斕的。

不過,我想必須先自承復刊號上的許多缺失,包括翻譯、訛字、排版失誤等等,甚至需要以整面的篇幅進行勘誤啟事,雖然有些難堪,但仍然希望能以此自惕,也必須感謝讀者們的熱心而且是第一時間的提示;「完美」絕對是很困難的精神狀態,但我們已在路上,就該努力地朝向這個目標前進。

這期一樣非常精采,而且不容錯過,因為《推理》雜誌已經不單純是一份出版品,它也乘著許許多多人的盼望飄移與飛翔——而這本來就是稍縱即逝的、難能可貴的瞬間。

【《推理雜誌》創刊四十周年序】
既晴

今年六月《推理》雜誌的復刊,是台灣犯罪文學界的一大盛事。它象徵了讀者、作者、評論者再次聚首,展現十六年間各自精采後,即將爆發的巨大能量。同時,復刊號更代表了台灣犯罪作家聯會任重道遠的承載,是一趟眺望未來的旅程。

在決定接手復刊的工作時,我的第一件思索,即是這份雜誌重出江湖後,應該呈現出何種風貌?不過,我一開始的思索,其實與企劃或內容無關──而是作為一份雜誌,出刊的頻率應該是多久一期?它應該是半年刊?季刊?雙月刊?事實上,答案早就浮現在你我的、以及大家的心中了──它應該是月刊。

《推理》雜誌原本就是月刊。它不只應該是月刊,而是必須是月刊。

復刊後由洪敍銘擔任主編,是這個答案得以實現的最大關鍵。身為台灣犯罪文學的研究者,除了學術研究的專著外,自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立以後,於各期《詭祕客》的「台灣犯罪文學精選十三作」的大眾文學史論上即已展現了豐沛的才華。他絕對是這份工作的不二人選。於是,我們花了許多時間討論構想、企劃,研擬執行流程,大概把這輩子所能想到的辦法全都搬出來了。同時,台灣犯罪作家聯會的夥伴們則成為創意發想的智庫,我們宛如參與一場大型的集體創作般,希望能重新賦予《推理》雜誌座落在當前時代的文創價值。

對於未曾發行過月刊的犯聯來說,這是一項艱鉅的挑戰。一旦啟動,將會是密集而高壓的出版循環,是不能說停就停、「視情況再做調整」之類的藉口。因此,我們決定,在二○二四年只先出版二八三、二八四二期,設法落實原本僅是紙上談兵的執行工作,務必確保所有執行細節都能在兩次的實作裡充分掌握,大概就像科技業的「trial run」(試產)或餐飲業的「試營運」吧。這也是在正式起跑前,讓一切都準備就緒的暖身運動。

值得仝賀的是,為了迎接《推理》雜誌創刊四十周年,十二月初犯聯也在台灣文學基地舉辦「時間煅──《推理雜誌》創刊四十周年紀念展」,讓老讀者們重溫昔日閱讀時光的美好,也讓新讀者們認識這份經典雜誌的輝煌,作為二○二五年一月揚帆出航的嶄新起點,朝向下一個四十年邁進。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