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obius_Banners01.jpg

【書評】來自日本的歷史名偵探,解開孩童失蹤傳說真相的經典中世紀史學研究論──讀《哈梅恩的吹笛手》/喬齊安

                                      【文/喬齊安】




傳說原本是農民的歷史敘述,跟童話故事本質上是不同的。傳說一開始不過是由單純的歷史事實轉化而成,但在轉化過程中,最原初的事實在不知不覺間牢牢嵌進了庶民的思考世界框架,並被賦予了定位。 ──奧爾格.格洛柏(奧地利民俗學家)

〈哈梅恩的吹笛人〉(Rattenfänger von Hameln),又名〈花衣魔笛手〉,這個德國民間故事隨著收錄在格林兄弟的《德國傳說》(1816) ,成為家喻戶曉的警世寓言。委託捕鼠人驅鼠後撕毀承諾,不願給予報酬的哈梅恩鎮民,遭到捕鼠人報復,吹起相同的魔幻笛聲帶走鎮上的孩子一同消失,留下後悔莫及的父母。


日本也有類似故事,那就是打開玉手箱後瞬間成為老翁的〈浦島太郎〉、以及偷看女兒在房間織布的〈鶴的報恩〉,這些民間故事結局都是悲傷的,因為他們「違背」了自己的諾言。這些童話流傳到現今,成為道德教科書。


有趣的是,〈哈梅恩的吹笛人〉普及到全世界後,以該傳說為主題的短劇、慶典,為哈梅恩市帶來觀光財;吹笛手與孩童更逐漸被賦予不同的象徵地位,擺脫地域與時間的限制,成為生命力勃發的IP典故。日本推理名家中山七里的傑作哈梅爾吹笛人的誘拐(2016),犯罪現場就留下這張童話明信片,犯人以「吹笛人」的形象進行兒童連環綁架案。香港作家陳浩基的魔笛:童話推理事件簿(2020)則將故事拉回中世紀的哈梅恩,探索失蹤案的另一個理性真相。


由筆者製作,本土作家海德薇的出道作禁獵童話系列,更設計了童話家族代代相傳具有魔力的「法器」,女主角(花衣魔笛手的後代)便繼承了將音符化為魔法的「銀笛」,並捲入家族與教廷的世紀鬥爭。這個都會奇幻結合童話的概念,後來成功授權改編為國產手遊。早在這些近代小說之前,大文豪歌德就以《捕鼠人》為名寫過抒情詩,舒伯特和沃爾夫等音樂家更以此創作樂曲,可見吹笛人童話的影響力。



當傳說失去原有的樣貌,也不免令人好奇〈哈梅恩的吹笛人〉真正的起源與真相,並展開研究。這是真實發生的案件,更是史上最著名的集體失蹤案。它如何由13世紀的一起神祕事件轉化為童話故事?背後的各種真相論述,便是德國中世紀史專家阿部謹也(1935-2006)於1974年出版的《哈梅恩的吹笛手:記憶、傳說與流變,中古歐洲社會庶民心態考察》主軸。本作不僅是童話研究的重量級專著,70年代出版後還引爆日本的「歐洲中古史熱潮」,如今終於引進台灣,是繼桐生操《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1998)後,對「童話史」感興趣的讀者之福。


進入〈哈梅恩的吹笛人〉的世界之前,先釐清一些誤解:《格林童話》的原典其實是一個「傳說」,而非一則童話。德文的傳說(Sage),代表可信程度達50%以上,也就是說,這則故事本身與虛構的〈小紅帽〉、〈白雪公主〉截然不同。此外,格林兄弟撰書時設定的讀者是一般社會大眾,並非兒童。不論是傳說或童話,格林兄弟都是忠實紀錄口傳故事,並在撰寫時保留原意。因此,內容本身就具備不需改寫的懸疑色彩和完成度,在這批民間故事裡,被分類為「傳說」的〈哈梅恩的吹笛人〉,擁有極高的可信度──


阿部謹也駐德期間,從哈梅恩市集廣場教堂的玻璃彩繪,以及三份中世紀史料研究中,鎖定了明確的資訊:「1284年6月26日,哈梅恩有130名孩童,在各各他山一帶失去蹤影。」這些史料未經修飾,單純陳述事實,是這個傳說的最早紀錄。麻煩的是,130名孩童為何失蹤?失蹤原因為何完全沒有記載?這代表的意義是:「史料記錄者認為,孩童失蹤的原因本身就是謎」。換言之,學者沒有辦法純粹從史料得到解答,唯有更深入中世紀的研究,才能接近「傳說成為傳說」的可能性。


阿部列出三大問題,分析構成〈哈梅恩的吹笛人〉傳說的關係鏈:

  1. 哈梅恩這座城市,在1284年處於什麼狀態,隱藏了什麼問題?在1430到1450年間又產生什麼變化?

  2. 這130名孩子與父母的生活背景是?

  3. 「吹笛手」的真實身分是?為什麼他在紀錄裡成為事件主角?

阿部引用德國學者沃夫岡.范恩(Wolfgang Wann)的學說,統整出四百年來歐洲關於「哈梅恩」解釋的25大論點。一方面讓讀者了解這類研究之廣,並精選出最具說服力的學說,進一步探討。



(因轉載篇幅有限,剩下的一半多內容就再麻煩大家進入OKAPI的專欄連結點閱觀賞了,非常感謝!)



本文作者簡介/喬齊安


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百萬書評部落客,日韓劇、電影與足球專欄作家。本業為製作超過百本本土推理、奇幻、愛情等類型小說的出版業編輯,並成功售出相關電影、電視劇、遊戲之IP版權。興趣是文化內涵、社會議題的深度觀察。


罪詭情報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