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obius_Banners01.jpg

第五屆「林佛兒獎」首獎與決選群英|得獎感言

「創作者應謹記於心的是,寫作時輕易地便能以兩行字殺掉一個人物,但面對善思敢想的讀者,創作者或許得花上數萬言才能掩蓋罪行,而不露出破綻。所以,殺人務必請小心。」── 第五屆林佛兒獎首獎|衍波

 

〈來自失樂園〉/衍波(首獎得主)


在寫作的範疇中,推理小說的地位,恐怕就像大家族中最最旁支的一系,總顯得憋憋屈屈的。正統純文學瞧不上它,因此什麼諾貝爾文學獎,華文小說世紀百強的,都別癡心妄想會有推理小說家的份。然而只要想想,連金庸也不曾得過什麼小說獎,推理小說創作者也就毋須發出怨言。有誰能否認金庸是寫推理小說的好手,《天龍八部》的推理性質濃厚,不信的,再去重讀一遍。


不幸的是,所有文類中推理小說又是最難創作的。讀者往往最難以取悅,他們最大的樂事就是比偵探早一步抓到真兇,或揭穿犯案手法的破綻,因此總是極盡挑剔之能事。推理小說創作必須腳踏實地,不能搞穿越,不能違反自然法則與科學(老人變年輕、動物以兇手的腔調說法等等),不能始亂終棄(結局潦草或未完待續)。推理小說創作面臨的挑戰最大,必須與時俱進:當前人已將所有推理小說的類型都寫盡了,該如何推陳出新;無處不監視的現代都市裡,要如何製造不在場證明;各種形式的通聯(電話、簡訊等)都會留下紀錄,如何規避追查。


那麼推理小說創作者是否該心灰意冷,就此擱筆?反之,面對諸多挑戰,推理小說創作者更應精益求精,努力創作出令人折服的作品。因為創作推理小說是一種驗證自我思維是否縝密的過程,其中有樂有苦,創作者甘願作,歡喜受。


不過,創作者應謹記於心的是,寫作時輕易地便能以兩行字殺掉一個人物,但面對善思敢想的讀者,創作者或許得花上數萬言才能掩蓋罪行,而不露出破綻。所以,殺人務必請小心。

 

〈來者〉/飛樑(決選入圍)


我很喜歡犯罪推理小說,起點跟大部分人一樣,中斷一段時間後,米澤穗信的《算計》讓我回了魂,從此在這個類型文學的密室裡體驗各式推理。閱讀的累積直到遇上陳浩基《第歐根尼變奏曲》提及的極短篇寫作練習,覺得有趣就挑戰看看;我從隨機抽籤的詞串出故事,陸陸續續寫了好幾篇。也許,我可以把它們發展成真正的故事?有了這樣的念頭,也就有了這次有幸入圍的作品。


但閱讀與創作真的是兩回事。


首次投稿是幾屆以前的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初創作蹦出了好幾個概念,其中一個就是本次入圍作的前身;那次我一口氣投出四篇,僅有最後一篇通過複選。這個結果告訴我:創作無法一蹴可及。我還差得遠呢!


直到我打算參加這次的林佛兒獎,重新審視自己的足跡,發現過去寫出來的完全是災難,於是,就如同我在閱讀上對作品最苛薄的評價:最好重寫。在我好好思考整個概念之後,重新寫就此篇。


「重寫」宛若宿命,現仍持續進行中。


入圍對我來說是很紮實的肯定,創作於我而言,是一場興奮卻又痛苦的自我格鬥,來到這一步,我算是贏了過去的自己。


我一直關注著台灣推理文學,也終於能為這個領域推出一篇台式專屬的故事,期許這是一個開始。

 

〈聽神明的話〉/金柏夫(決選入圍)


創作之路孤獨且艱辛,能以作品與各位先進結識實為畢生所幸。這次獲得入圍的殊榮將會成為我之後寫作的主心骨,並在每個寂寞的碼字之夜裡給予我支撐與激勵,並以不辜負大家期望的決心去持續產生作品。


林佛兒先生熱愛旅行,所到場所皆會成為取材的地點,除了讓作品富含在地化的元素之外,也為其所到之處留下無盡的寶藏,為每個特色地點注入獨特的靈魂,這點與美國著名恐怖小說家洛夫克拉夫特的寫作方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想必犯聯未來也會對後世的犯罪小說家施加無可估量的影響。


我家鄉在基隆,當我去四處遊歷、尋找刺激之後,我才發現到自己家鄉的獨特與魅力之所在,以及對其並不了解的遺憾。各位將來若要旅行時不妨考慮考慮基隆,除了廟口之外還有許多極具魅力的地點,或許僅僅只需要一條小巷、一幅街景、一段階梯就可以成為創作的泉源。用文字為自己的家鄉增添色彩,是一件比想像中還要更加令人愉悅的事情。

 

〈踏繪〉/軸見康介(決選入圍)


很榮幸這次能入圍林佛兒獎的決選,能夠在這麼具有代表性的獎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實在是非常高興。


《踏繪》一直是我其中一個最想寫的題材,它描述了一個親手破壞自己信仰的男人的故事。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認為對人類來說,最可怕的事莫過於此了。一旦失去了構成自己基礎人格的事物,人類會變成怎樣呢?我想知道這一點。


事實上,比起「犯罪手法」我更著重「犯罪的原因」。人會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而做出可怕的事,但大多數時候除了他們本人外,根本沒有人能夠、也不願意理解他們。人心是世上最難解的謎題,有時候僅一念之差就足以讓人做出無法挽回的選擇了。


正因如此,在我的作品中角色的心理和精神狀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人類本來就不可能只有一個面貌,展現出人們複雜又矛盾的人格會是我之後的創作理念。除此之外,我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同時兼具文學性和娛樂性,缺一不可。


這次能夠入圍決選,我獲得了不少的自信,必須感謝一路以來支持著我的朋友,還有共同在創作路上努力奮鬥著的戰友們。現今的台灣犯罪推理小說越來越出色,也誕生了不少優秀的創作者,希望以後不管是作者還是讀者都好,大家能夠一起支持著彼此,讓我們共同邁向更大的舞台。


最後,再次感謝所有喜歡《踏繪》的朋友,以後也請多多指教了。

 

〈諸神之舟─夢之死〉/Sadar(決選入圍)


很感謝這次的作品能夠獲得評審的青睞。我很喜歡看推理小說,卻一直沒有提筆寫下去的勇氣。除了擔心自己班門弄斧之外,更怕的是寫出連自己看了都會汗顏的作品。這次的入圍對我帶來的信心與肯定,讓我有了繼續創作的動力,希望可以在創作之路上繼續走下去。


以前我的創作方向偏向西方奇幻。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對台灣的這塊土地的認同卻開始影響我的靈感。讓我想創作一部有關台灣的作品。而我決定從對台灣影響力最深遠的宗教開始,我的母親和外婆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小時候對台南老家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被供奉在老家一隅的一尊觀世音菩薩。祂被高高放在屋裡的角落,身披一塊漂亮的絲質紅布。


為什麼神像要披一塊布啊?年幼的我詢問外婆。


怕祂著涼啊。外婆笑咪咪的回答我。


後來母親才告訴我,那塊布是外婆特意去布料行買回來,再用家裡那台腳踏式縫紉機慢慢車好的。老實說,當時我沒關注那尊神像太多,只是覺得那一角的天花板被蓮花燈和香燻得烏漆墨黑地很難看。


外婆去世之後,母親曾經有一次提到後悔沒有把那尊神像帶回北部的家裡來。而我只想到如果真的帶回來,家裡的天花板就也要變黑了。多年過去,在母親去世之後,我才領悟到,外婆把神明當成人,當成家人一樣照顧,早晚供奉,甚至親手做衣服給祂穿,儼然如同嫁到北部一年才見一次面的母親;而母親則是把菩薩當成對外婆的精神寄託,是她心中那和藹顧家的母親最強烈的投射。


如今我寄託在文字中,期望能投射對她們二位偉大女性的思念。

 

〈命運之聲〉/林詩七(決選入圍)


感謝台灣犯罪作家聯會舉辦林佛兒獎。因為我很喜歡看林佛兒先生創辦的《推理雜誌》,每每閱讀到精彩之處,也會忍不住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寫出讓讀者感到滿足的作品。此次拙作能夠受到評審肯定和出版,就像夢一樣不真實。


這篇作品其實是在防疫旅館隔離期間寫成的,內容有部分取材自我個人在疫情期間的經歷。因為寫作過程倉促,連篇名也是在投稿前一刻才勉強想出來(當時使用的篇名是 〈第五號交響曲〉),寄出後又想到作品中各種缺失和錯漏,推理的部分也很薄弱、沒什麼意外性,覺得這樣的作品落選也是理所當然。因此當收到入圍決選的通知時,除了驚訝還有更多的惶恐。


感謝評審在決選意見中提供的修稿方向和鼓勵,點出作品的不足之處,讓我意識到創作時的盲點,在出版之前還有機會重新檢視作品,進行修正和改善。從中我也體會到,寫作除了要面對創作初稿時的種種困難,還有更加需要磨練的修稿技藝。


再次感謝聯會、評審和出版社用心舉辦獎項,提供有志推理小說的創作者有發揮的舞台。

 

來自失樂園【第五屆林佛兒獎作品集】

【內容簡介】

台灣最早且最具指標性的推理文學獎 ── 第五屆林佛兒獎,重新啟動!

★強調推理性、在地性、社會性、可讀性。收錄六篇入圍作品:


🏆〈來自失樂園〉/衍波

捷運車廂發生隨機傷人案,然而警方收到來信,暗示還會有下一起事件?

評審評語|作者將偵探設定為一個二手書店的中年老闆,運用他的博學強記,不但非常有說服力地一一解開謎題,更將智慧型凶手逮捕歸案。至於中年大叔搭配年輕活潑的美女警探,乃是現今的犯罪推理劇,最經典的搭配。

⚜️〈命運之聲〉/林詩七

指揮家在家中遭人殺害,現場並沒有找到凶器,只有一封控訴命運的信。

評審評語|這篇犯罪小說以樂評家、指揮家、鋼琴家為小說核心人物,作者融入豐富的音樂知識,建構出栩栩如生的音樂藝界生態,使讀者在犯罪小說的情節外,更有豐富的音樂觸發點。


⚜️〈踏繪〉/軸見康介

收到一通「你老婆在我手上」的綁架電話,我連忙上樓確認妻子的屍體……

評審評語|有別於大部分推理小說重解謎佈局,一開篇就先揭曉凶手,並用第一人稱的手法將犯罪動機描繪得非常細緻,將一名極度自戀的藝術家,因不懂愛而摧毀愛的心理過程寫得栩栩如生,更巧妙呼應了篇名。

⚜️〈來者〉/飛樑

「他」瞞過周遭的住戶,來到小巷最深處的這棟屋子, 準備刺殺屋主──

評審評語|本作是警、偵合作加上詐騙集團復仇案,十分具有近年來台灣的在地氛圍與特色。「詐騙」這個「本土元素」的應用,此時此刻也依然是人們關心的社會問題,在在都顯現出作者、作品與在地性、台灣味緊密結合的企圖。

⚜️〈諸神之舟─夢之死〉/Sadar

一樁「現人神」相關的命案現場,牽扯出警察與宗教局的算計鬥爭……

評審評語|本作設計了一個架空設定──「現人神」,從而引發了處理刑案的警方與宗教局之間的權力傾軋,並進一步延伸至人/神的社會意義之探討。這樣的創作路線獨樹一格,也讓評審們見識到作者的企圖心。

⚜️〈聽神明的話〉/金柏夫

剛來小鎮報到的新手警官,能夠適應這裡辦案「事事問神明」的做法嗎?

評審評語|「這個故事只能發生在這裡,換成別的地方就不成立。」對我而言,本作正是這樣的一篇作品,它面對及處理的,是我們熟悉的人事,是我們生活的風土,並在此之上做出了精彩的戲劇性表現。

【關於林佛兒推理小說獎】

「林佛兒推理小說獎」是由被推崇為「台灣推理小說第一人」的林佛兒先生創辦,徵求短篇創作,於1987年起一共舉辦四屆,是台灣最早且最具指標性的推理文學獎,培育了第一批本土原生的創作者,如第一屆首獎得主思婷,即是著名編劇陳文貴,日後有電視劇《包青天》等蔚為風尚、廣為人知的劇作;第二屆首獎得主余心樂,創作、評論雙軌並行,長年旅居瑞士,是台灣了解歐陸犯罪小說的橋梁;第三屆首獎得主葉桑,縱橫文壇三十餘年,為台灣犯罪小說創作產量最豐的拓荒者。

2021年,「台灣犯罪作家聯會」在林佛兒先生遺孀李若鶯教授的授權下復辦此獎,接續其屆數為第五屆,並更名為「林佛兒獎」,以表彰林佛兒先生的卓越貢獻,期盼能繼承林佛兒先生戮力培育本土創作人才的精神。此外,復辦後的「林佛兒獎」更重視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創/讀共感」,打破了以往「投稿作品一經入圍,即可競逐首獎並直接發表」的短篇小說獎參賽慣例,首創採用「投稿作品入圍後須依據評審意見修改,才有資格競逐首獎」的做法,以順應今後日新月異的創作/閱讀潮流。


Comments


罪詭情報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