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結束)尖端出版《閣樓裡的骷髏》讀試閱|找線索贈書抽獎活動
top of page

罪詭情報


我想著那棟老舊的聯排房屋,破舊的地毯,古老的橄欖綠織錦沙發上覆蓋著佈滿破洞的法蘭絨床單。我一直認為爸爸是必須節儉而節儉。我從沒想過他會存錢來修繕一棟我根本不知道存在的房子。利斯靠向椅背,又一次戲劇性地嘆口氣。我總覺得他好像並不真正贊同遺囑裡的條件。...


【書評】當老公一點都不值得信賴的時候,我們還要無條件地支持他們、替他們擦屁股嗎?──讀《完美夫妻》/喬齊安
【文/喬齊安】 「女性雖然不是少數,但我們之間有一種共同的連結。這個連結不是地理、宗教或是文化上的,而是一種共有的生命經驗。這些經驗是只有女人才會經歷過的掙扎。」 ──維權律師艾瑪.庫隆尼(Amal Clooney) 為什麼犯罪推理小說在全球歷久不衰?或許其中一個原因,就是...


(已結束)尖端出版《點燈人》讀試閱|找線索贈書抽獎活動
震驚全球歷史懸案改編,至今未解的世紀之謎!售出全球25國版權,打進英國《泰晤士報》暢銷榜前五名!空降美國邦諾書店排行榜冠軍、強勢登陸德國《明鏡》排行榜!布克獎得主《狼廳》作者希拉蕊・曼特爾:「今年讀過最喜歡的一本小說!」《別相信任何人》作者S.J. 華森盛讚:「從頭到尾愛不忍釋.


【書評】來自日本的歷史名偵探,解開孩童失蹤傳說真相的經典中世紀史學研究論──讀《哈梅恩的吹笛手》/喬齊安
【文/喬齊安】 「傳說原本是農民的歷史敘述,跟童話故事本質上是不同的。傳說一開始不過是由單純的歷史事實轉化而成,但在轉化過程中,最原初的事實在不知不覺間牢牢嵌進了庶民的思考世界框架,並被賦予了定位。」 ──奧爾格.格洛柏(奧地利民俗學家)...


【書評】英劇《追殺夏娃》之所以受歡迎,是「病態角色」設計得夠真實嗎?──讀《創造一個心理病態》/喬齊安
【文/喬齊安】 「人們假造許多互動,但我覺得我都是裝的,而且裝得唯妙唯肖……」 ──美劇《夢魘殺魔》第一季(2006) BBC諜報驚悚影集《追殺夏娃》自2018年開播以來廣受歡迎,在專業評論圈中也大獲全勝,勇奪英國電視學院獎的年度最佳影集、兩位女主角茱蒂.康默(Jodie...


【書評】後疫情時代的新主流文化,要來一起當個「末日準備者」嗎?──讀《破鏡謎蹤》/喬齊安
【文/喬齊安】 「你知道嗎?在美國,百分之二的人為百分之九十八的人口供應糧食。你有沒有想過,萬一某一天,糧食供給突然斷絕,會發生什麼事?」 「我不知道。」 ──坎德拉.艾略特《破鏡謎蹤》 新冠肺炎在2020年初以超乎人類認知的威力席捲全球後,生活在富足土地上的我們,遭遇到這...


【書評】「死者教導生者」,他是在犯罪現場推動社會正義、關懷世人的仁者法醫──讀《當死者說話時》/喬齊安
【文/喬齊安】 如果你住在德國,假日前往酒吧喝點小酒,想要融入當地,與老闆和其他客人通常一起收看、討論的會是德甲足球聯賽。然而週日晚上有時候會出現罕見的例外──大家會一起收看的是《犯罪現場》(Tatort),這是一部1970年代開始播出,至今已超過一千集的影集。...


《法官和他的劊子手》讀後感/編劇左手的圓
【文/左手的圓】 由於近年推理犯罪類型的小說、影視作品在台灣可謂百花齊放,大眾耳濡目染下,對於警方的辦案程序與手法,乃至於鑑識科學都有些初淺(但不一定正確)的認識。 從現今的角度來閱讀於1950年末於雜誌開始連載、1952年集結出版,成書至今將屆70年的《法官和他的劊子手》...


《法官和他的劊子手》讀後感/「惡之根:你的犯罪研究日誌」podcast主持人Troy
【文/Troy】 當人類社會文明發展進步,產生了刑事司法制度,刑罰權的歸屬就再也不是一般人民,而是專屬於國家,一般人是禁止以私刑解決紛爭的,而正義的定義也就開始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這個議題是如此讓人著迷,以致成為了許多推理小說作品所探討的核心,例如謀殺天后阿嘉莎.克莉絲蒂的...


【書評】庇里牛斯山上的魂斷神傷,西語系犯罪小說的商業成功典範──讀《失落之山》/喬齊安
【文/喬齊安】 「化為塵埃,化為暗影,化為虛無。」 ──路易斯.德.貢戈拉(西班牙詩人) 2021年10月中旬,歐美犯罪文壇發生一件難得讓台灣媒體也報導的大消息:獎金高達100萬歐元、西語文學界指標性大獎「西班牙文學星球獎」(Premio...


《法官和他的劊子手》讀後感/蘇那
【文/蘇那】 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1921-1990),瑞士劇作家、小說家,首次認識他的作品,要算是年青時讀過的劇作《老婦還鄉》,那時只是被那悲中帶喜的戲劇感所吸引,對所謂的社會批判性卻未有充份的理解。 這次拜讀《法官和他的劊子手》——一部70多年前的犯罪小說,讓我重拾作...


《法官和他的劊子手》讀後感/軸見康介
【文/軸見康介】 世界上最惡劣的事情,莫過於操縱他人。 我曾經聽過這樣的說法。操縱他人雖說不上犯罪,但毫無疑問地會被歸納到不道德的層面 —— 剝削他人的自身意志,只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 —— 這種事相信沒有人會希望遇到。 可是,有誰敢說自己從來沒有做過這種事?為了讓情況對自己...


【書評】鍍金時代的階級對立拯救她的性命,卻也就此化身為恐怖童謠中的殺人魔女──讀《麗茲波頓的謀殺審判》/喬齊安
【文/喬齊安】 Lizzie Borden took an axe(麗茲波頓拿起斧頭) Hit her father forty whacks(砍了她爸爸四十下) When she saw what she had done(當她意識到自己做了甚麼) She hit her...


《法官和他的劊子手(Der Richter und sein Henker)》讀後感/牛小流
【文/牛小流】 《法官和他的劊子手(Der Richter und sein Henker)》是瑞士作家——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在1951年出版的作品,這本被譽為是德語犯罪文學的傑作,閱讀之前,我對德國犯罪小說一無所知,對德國的認知也不深,當我讀到「德國新政府,一九三三年由...


【書評】史無前例七冠王,二十一世紀解謎推理小說最高峰!──讀《喜鵲謀殺案》/喬齊安
【文/喬齊安】 一隻喜鵲,迎悲傷; 兩隻喜鵲,送歡樂; 三隻喜鵲,為女孩; 四隻喜鵲,為男孩; 五隻喜鵲,銀光閃; 六隻喜鵲,金光現; 七隻喜鵲,秘密藏; 永遠不讓你知道。 ──《鵝媽媽童謠》 在今年代理進來的歐美犯罪、推理小說裡,最重量級也最不容錯過的,定非英國作家安東尼...


「神鬼認證」過的第三代鬼才作家──布萊恩.弗里曼《那年雪深幾呎》越洋專訪
【文/提子墨】這是少數幾部觸動了我內心情感的犯罪小說,尤其是讀到榭爾比看著自己的養父湯姆一點點喪失記憶,或是思維跳躍於人生不同的階段……相信許多經歷過父母罹患阿茲海默症或失智症的讀者(包括筆者自己在內),對書中警長湯姆老化的橋段確實感同身受。...


【書評】那些與連續殺人魔奮戰的警察身影──羅伯.杜格尼《她最後的呼吸》/喬齊安
【文/喬齊安】 (本書評轉載至OKAPI閱讀生活誌) 「我的重點是,他們殺人的念頭永遠不會消失,而且殺人的間隔時間越長,殺人的衝動就越強烈、越難以克制。他們一旦開始,就不會停止。」 苦等三年,《妹妹的墳墓》續作終於出版了!美國暢銷作家羅伯.杜格尼(Robert...


【書評】「家庭懸疑」之外,歐美推理新趨勢「慢熱懸疑」:2019玻璃鑰匙大獎得主《銀色公路》/喬齊安
【文/喬齊安】 (本書評轉載至OKAPI閱讀生活誌) 「謀殺案的追訴權沒有時效限制,哀傷同樣沒有。」 ──史蒂夫.傑克森,《絕地追凶:國際「埋豬人」與隱形變態殺手的隔空對決,破譯數十年無解懸案》 2014年,紀錄片《眼淚公路》(Highway of...


【書評】連環殺手最終型態,他如何高效率執行一次次「超完美謀殺」?讀《掠殺》/喬齊安
【文/喬齊安】 (本書評轉載至OPENBOOK閱讀誌) 若以生物鏈來比喻的話,他是掠食者。精神變態中,等級最高的Predator掠食者。 ──丁柚井《物種起源》 由大衛.芬奇執導,2017年在Netflix上映的美劇《破案神探》(Mindhunter)在全球掀起一股真實奇案...

一場超棒的犯罪文學盛會──左岸犯罪與左岸獎側寫
【文/提子墨】 新冠疫情前,所參加的最後一場歐美犯罪盛會「左岸犯罪」。當時,這個國際知名的論壇已邁入第三十個年頭了,其附設的「左岸獎」也舉辦到第二十五屆了!從一九九一年,在舊金山舉辦的第一場論壇活動起,左岸犯罪也和鮑查大會採取相似的巡迴模式,每一年挑選美國境內不同的都市做為...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