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obius_Banners01.jpg

《法官和他的劊子手》讀後感/蘇那

【文/蘇那】



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1921-1990),瑞士劇作家、小說家,首次認識他的作品,要算是年青時讀過的劇作《老婦還鄉》,那時只是被那悲中帶喜的戲劇感所吸引,對所謂的社會批判性卻未有充份的理解。


這次拜讀《法官和他的劊子手》——一部70多年前的犯罪小說,讓我重拾作為純綷一位讀者的樂趣,一口氣讀完後,驚歎那久違了的、震撼心弦的戲劇張力。不錯,那是一部以戲劇手法寫的犯罪故事!

故事由警督貝拉赫的部下史密特被謀殺開始,權貴賈斯曼(代號G)是頭號嫌犯,也是貝拉赫的多年宿敵,一直嫉妒史密特才華的強斯,接手調查命案,在擊殺賈斯曼後,才驚覺自己也是一枚棋子,故事案中有案,到底誰是「法官」?誰是「劊子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可黃雀後面,還待著一隻老鷹。


迪倫馬特認為,犯罪小說是批判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最好的工具,在此作品中可見一斑。作者對於正義、真理、公道等社會價值觀,一方面執著渴求,另一方面又充滿質疑和奚落,在失卻「正義」的年代,主持正義反而會變成一種怪僻,一項悖論!深深掉進萬劫不復的泥淖之中。什麼是真正的罪惡,怎樣才稱得上正義?作者曾在另一部小說《拋錨》中提及: 「罪行之美是產生真理的先決條件」要是這樣的話,有人充當法官的角色,擺佈劊子手去行刑,那當然也是 「必要之惡」了。你可能不認同主人公的手段,但那人性底下的矛盾,卻是每個人皆無法逃避的。


故事的美,就在於它的戲劇性,為了犯罪或破解犯罪,作者讓每位角色都在演戲,例如貝拉赫和強斯各自都知道賈斯曼的底細,卻對「G」的代號裝作毫不知情,賈斯曼為玩弄法治而演戲,史密特也為當「卧底」而偽裝成學者 。他們各有底牌,但都戴著假面具示人,所以直至最後謎底揭開時,才會帶來如此深刻的人性反思。


小說的人物不多,場景也不多,更在意的是人物的刻劃描寫,在瑞士的如畫風光下,罪行顯得更像一個邪惡的童話故事。如果真的把小說化身成舞台劇,那個經典的結尾,豈不是要在座觀眾全體起立,擊節讚賞的一幕嗎?



本文作者簡介/蘇那 香港土生土長居民,畢業於香港大學,現職中學教師,業餘志趣為小說創作。 擅長寫推理及懸疑故事,曾為香港tbc...story撰寫連載小說,作品有《五人夜話》、《職人誌異》等。現為亮光文化合約作家。著有《約翰下雨》及《十三夜話》。 得獎紀錄: 第6屆金車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優選 第15屆 香港青年文學獎 (劇本組)季軍 粉絲團:蘇那的故事 - by Solar



罪詭情報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