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洪敘銘

洪敘銘

管理員
CWT犯聯-作者會員
編務組
+4
更多動作

個人檔案

加入日期: 2021年8月7日

徽章

  • CWT犯聯-作者會員
    CWT犯聯-作者會員
  • 編務組
    編務組

文章 (8)

2022年1月20日3 分鐘
林佛兒筆下的迪化街老人茶室/既晴
【文/既晴】 《美人捲珠簾》(1987)是林佛兒繼《島嶼謀殺案》(1984)後的長篇創作,描寫台灣商人葉青森,與日本人阿部一郎合夥,為了紡織生意往返台灣、日本,經常搭機過境韓國,其間,葉青森在漢城(現名首爾)的中國餐廳「山水亭」結識了女服務生朴仁淑,兩人過從甚密,但其實他在...

87
0
1
2022年1月4日2 分鐘
日常中的怪誕:速讀乙一〈小初〉
【文/賴特】 乙一〈小初〉中貫穿首尾的核心,原本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念頭,即木園和耕平虛構了「小初」這個人物,以掩蓋殺死小雞的事實。沒想到這個「編出來的謊話」,不只形成了巨大的謠言,小初的形象更逐漸地被落實:「對一些做了壞事想要嫁禍給別人的小孩來說,簡直就是最好的掩護。」(93...

85
0
2022年1月4日5 分鐘
從「觀看地景」解讀台灣犯罪小說的「在地性」——讀林佛兒〈人猿之死〉
【文/洪敍銘】美國人文地理學家Cresswell認為「地景」結合了局部陸地的有形地勢(可以觀看的事物)和視野觀念(觀看的方式),而且在大部分的地景定義裡,觀者位居地景之外(王志弘、徐苔玲譯,2006:19-21)。Cresswell基本上把地方和地景——以觀者的位置——區分開來,

178
0
2022年1月3日3 分鐘
本土推理小說的「翻譯」:讀林佛兒〈東澳之鷹〉
【文/賴特】 推理在台灣的發展,與解嚴後出版禁令的鬆綁相關,1970年代末期林白出版社首先翻譯了松本清張的作品,後以「推理小說系列叢書」,一方面持續翻譯日本與歐美推理作品,另一方面則出版台灣本土作家的推理作品,可以視為台灣推理小說的開端。...

124
0
2021年8月8日4 分鐘
逆轉結局的「驚喜」:〈死吻〉與本土性的實踐
【文/賴特】 2000年以降的這一個台灣犯罪文學世代中,林斯諺是較早意識到犯罪文學的創作,必然牽涉到所謂「本土」精神或意識,並有必要進行回應的作者;值得注意的是,在陳嘉振《布袋戲殺人事件》出版,「本土推理」的體裁乍看橫空出世之時,這些與「台灣」相關質素的緊密扣連的本土元素,...

49
0
2021年8月8日6 分鐘
一種「驚喜」,兩種「意外」──《聖靈守護之地》
【文/賴特】 在台灣犯罪文學的發展歷程中,很難不去關注「21世紀本格」對台灣推理文壇的影響。「21世紀本格」誠然是由島田莊司提出,並藉由「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輸入台灣的概念,但這種影響實是雙向的,越來越多新出版的台灣推理小說,即便其背景並非所謂的「島田系譜」,卻仍在其敘事中...

24
0

© 2025 Crime Writers of Taiwan -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