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obius_Banners01.jpg

平安文化《成為惡人之前》 讀試閱|找線索贈書抽獎活動

感謝「平安文化」提供了《成為惡人之前:老貝利法院最具聲望女法官的6個人性思辨》2本贈書!歡迎喜愛探索人性試煉、人類心靈與社會議題的讀者們,踴躍參加這一次的「找線索」贈書抽獎活動!仔細找一找,答案就在下面這一篇精彩的「試閱」中,也請詳閱文末的遊戲規則與截止日期,避免喪失資格,謝謝!

皇冠文化《真可憐(笑)》讀試閱|找線索贈書抽獎活動
 

【故事簡介】魔鬼,從來都不是天生的!一位見過人性最陰暗面的法官,一本探究「罪與罰」的震撼力作。六個直探犯罪深淵的人性試煉,揭露人類心靈的幽微與深不可測。惡,究竟從何而來?人,又為什麼與惡同行?這個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無罪之人?

  • 三名好友蓄意殺人,手段極盡殘忍,但三人的判決為何截然不同?

  • 年輕的媽媽試圖悶死自己的孩子,但背後卻有著令人心碎的原因?

  • 一場車禍造成一死一傷,倖存者卻要背負殺人罪名?

  • 少女被父母失控打死,若無法判定誰下的手,兩人都將無罪釋放?

  • 罹患PTSD殺人就有免死金牌?讓他患病的人難道毫無責任?

  • 不堪家暴的妻子槍殺了丈夫,但她的「正當防衛」真的合理嗎?

 

《成為惡人之前:老貝利法院最具聲望女法官的6個人性思辨》

Unlawful Killings: Life, Love and Murder: Trials at the Old Bailey

試閱內容


作者:溫蒂.約瑟夫


審判一:烈焰火窯

Trial One:The Fiery Furnace

夏末,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走在人行道上很熱,四個男孩在倫敦北部一條商店街閒逛,其中一個是但以理(Daniel)。


他週六在一家炸雞店打工,那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他很喜歡。他喜歡賺錢,他喜歡吃炸雞,他喜歡他的生活。出門前,他親親外婆跟她說再見,他十五歲了,覺得自己長大了,不可以親吻女友以外的人,不過可以為外婆破例。他穿了新的白T恤,T恤底下是結實的十五歲身體,雖然還沒有長成魁梧的男子漢體格,但看樣子離那天也不遠了。在他的胸膛裡,他那顆十五歲的心臟怦怦直跳。十一點,午餐尖峰時間還沒到,客人較為稀疏。


「你可以先休息,但以理。」老闆叫道。


但以理咧嘴一笑,脫下工作服,「我可不可以吃幾根薯條?」


「當然可以。」老闆看著他把薯條鏟進紙盒。「不要全裝走了。」


但以理又笑了,「二十分鐘後見……」


他撒了謊,二十分鐘後,他不會見到老闆,他再也見不到老闆了。不到兩分鐘後,他就會跑進大街上的一條小巷子裡,他會被一個持刀的人追到死巷。但以理,永遠不要跑進死巷子,千萬不要這麼做,你會走投無路,你會被抓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刀刃會壓在你的皮膚外層上,壓得很用力,因為皮膚比你想像的要堅韌,刀刃很難穿過皮膚。但一旦刺穿,就無法停止,它會滑過你薄薄的脂肪層,你年輕的肌肉,你的肋骨之間,刺入你的心臟。那將是結局。


1


但以理的結局。但以理的外婆和母親的結局。但對另外三個被指控殺害但以理的男孩來說,這是一個嶄新而可怕的開始。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也失去了他們的人生── 絕對是失去了曾經擁有的人生。在曾經擁有的人生中,法律代表街上的警察,如果他們被逮到身上有大麻或偷來的運動鞋,也許會難以招架警察的問話,也許會被帶去警局,甚至收到口頭告誡,相對來說沒什麼大不了。不過,現在法律代表著地方法官、拘留、少年矯正機構、一段事情發展太快又太慢的時光;代表坐在囚車的籠子中,抵達老貝利的地下,進了一個勉強能擠進一頭不大壯的乳牛的羈押候審室;代表進入我的法庭;代表見到我。

在老貝利法庭,我們每週都在審判像這三個被控持刀殺人的男孩,我們的少年矯正機構有太多這樣的孩子,由於他們若被定罪將會關押到成年,所以我們的成人監獄也都是這樣的人。法庭阻止不了,法官能做的就是執行法律,而法律公開聲明的目的是懲罰、矯治、關押危險分子並遏止他人。殺人犯關押的刑期很長,在二○○三年《刑事司法法》及其後續修正案施行後,英國殺人犯在獲釋前必須服刑的時間明顯變長,一個被判定持刀刺死他人的成年人,申請釋放前的最低服刑刑期,從平均約十五年延長到二十五年。延長刑期是為了遏止人們攜帶和使用刀具,但持刀殺人案的數量並沒有下降,近幾年來甚至不減反增。


如果我將審判的這三個男孩被判定謀殺但以理,他們會成為必須在獄中度過半生的成千上萬名囚犯之一,在遙遠的未來才能重返社會。他們改過自新,但他們成年以後在男子監獄長期生活,不曾與婦孺進行正常互動,不用承擔安排自己的生活或作出自己決定的真正責任。許多人在「裡面」時,從非法毒品尋求慰藉,在更強的罪犯羽翼下保持安全。如果我們認為他們出來後可以順利融入社會,那麼可就錯了,我們可能是在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在但以理死後將近六個月,我第一次見到這三個男孩,姑且就稱他們為沙得拉(Shadrach)、米煞(Meshach)和亞伯尼歌(Abednego)吧,他們跌跌撞撞穿過綠色皮革門,進入了第八法庭的被告席,那道門背後有一連串石階,通往地下深處的羈押候審室。男孩站在明亮的燈光下,猶豫不決,眨著眼睛。沙得拉是混血兒,十八歲,一個胖乎乎的高個子。亞伯尼歌是黑人,才十五歲。米煞是白人,剛在少年矯正機構度過十六歲生日。生日快樂,米煞。每一個都有普通的五官,平凡的四肢,每一個都穿著規定的運動服,這只是中央刑事法院一個平凡普通的週一早晨。又一樁謀殺案,面孔不同,但在許多方面都是同樣的故事。只是永遠不會是完全相同的,因為每一具死去的身體,都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生命的結束,每一個被告,每一個傷心的親屬,也都是不同的。每一個經歷殺人案審判的陪審員和證人,也永永遠遠改變了。


沙得拉盯著法庭周圍,好像糊塗了。他打量媒體席和陪審席,前者座無虛席,後者空無一人,旁聽席上則有他熟悉和不熟悉的面孔。他盯著審判活動區的律師們的背影,他的目光越過書記官和庭務員往上看,看到我坐在法官席。他把拇指放進嘴裡輕輕咬著。米煞和亞伯尼歌看著他,然後看著彼此。他們和沙得拉中間隔著幾個座位,兩人湊到一起低聲說話,法警於是將他們分開。米煞向旁聽席揮手,還得意地笑著。我告訴自己,記住,他只是個孩子,記住,過不了多久,這種笑臉就會從他臉上消失,很快這個男孩就會像所有被告一樣非常害怕,或者應該會害怕。他的人生將由陌生人決定,對任何一個理智的人,這都足以讓人感到害怕。


還押候審的被告不管犯了什麼罪,或沒犯什麼罪,幾乎已經失去掌控自己生活的全部權力。他的選擇不多,他可以走出牢房,也可以拒絕出來;他可以認罪,也可以不認罪;他可以作證,可以保持緘默,可以說謊,也可以實話實說。有時他可能覺得實在不能說實話,免得有人報復他和他的家人,這也是他無法控制的事。你可以說他活該,誰教他選擇加入幫派,使用毒品,攜帶刀械,隨波逐流。你或許會說,就讓他嚇得發抖好了,誰教他也讓他的受害者嚇得發抖呢。但是,從被告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可怕的處境;而從我們的角度來說,在所有事實清楚之前保留判斷比較明智。


與幾乎所有的被告一樣,我與這三個人的溝通管道是他們的律師。我可以直接與被告席上的被告交談,但我大多時候透過他們的大律師或律師與他們打交道。在謀殺指控案中,每個被告會有一名首席律師(皇家大律師)和一名初級出庭律師。當然,還有一對代表檢方的律師,所以這場審判共有八名大律師,他們是辯護人(advocate),他們「advocate」,從拉丁語的意思來說,就是「為他們的目標說話」。說白了,他們為自己的利益而戰,這就是他們職責所在。歐洲大陸國家普遍施行「審問制」(inquisitorial system),由法官負責盤問事實,英國則採取「對抗制」(adversary system),控辯雙方在法庭上對抗,有點像是法官擔任裁判的戰爭遊戲。


我掃視戰線。從法官的角度來看,一場審判能否順利進行,與參與的律師相當有關。棘手人物只要一個,就能把案子變成惡夢── 故意刁難,為辯而辯,讓其他律師情緒不佳,破壞明智而有用的妥協。今天燙手山芋不多,所以是其他法官運氣不佳了,很好。法庭的八位律師是一個典型的組合:只有一位女性首席律師和兩位女性初級律師,其中有一張非白種人的面孔,是亞伯尼歌的首席律師。亞伯尼歌很幸運,他請到一個很棒的人,皇家大律師傑瑞米.保羅(Jeremiah Paul)。


四個皇家大律師彼此很熟,互相尊重,甚至處得不錯。灰溜溜的律師假髮暗示他們經驗豐富,狡猾的大腦正在假髮底下工作。他們所做的一切,目的都在說服陪審團支持他們的當事人,因為辯護首先就是一門說服的藝術。如果他們得到追求的結果,以他們工作的語言來說,就是「贏了」,反之就是「輸了」。當事人按照法律被定罪時,沒有一個辯護律師會說「我贏了這個案子」,當被告被正當宣告無罪釋放時,也沒有檢察官會說「我贏了」。


因此,我們在這裡,三個被告,八個大律師,一個法官。「準備好開庭了嗎?」我抱著希望問,畢竟這也可能是一個沒有問題的罕見案件。


兩名皇家大律師站起來。啊,好吧,奢望一下並無妨。


「什麼事,拉奇大律師?」


「法官,我代表第一被告。」被告順序取決於檢方在起訴書中提出指控的順序,第一個是沙得拉。拉奇大律師說:「很抱歉,但是……」


「但是」代表他有一個問題,「很抱歉」則意味他沒有解決的辦法。


「法官,我擔心……」他停了下來,言詞是這個人的行當工具,現在他卻說不出話來。里奧內爾.拉奇(Lionel Larch)皇家大律師經驗豐富,知識廣博,如果他擔心,我也一定會擔心。他再一次表達他的擔憂,「沙得拉在被告之中是年齡最大的,但是……」他轉頭看了一眼他的當事人,我們也都紛紛轉過頭去,沙得拉凝視著天花板上閃爍的燈。「他似乎無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審判程序上,我跟他談話時,這個情況還不明顯,但現在……」


我閉了一下眼睛,但沒有用,沙得拉現在改目不轉睛看著自己的左手拇指,好像那是一樣很有趣的東西,也許是吧。「你是說你的當事人不適合受審嗎,拉奇大律師?」


皇家大律師搖頭說:「我希望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


我也希望不是。「受審能力」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需要與審判不同的程序,必須判斷被告的精神狀態是否讓他無法理解與參與審判程序,少不了精神病學或其他方面的專業證據。這件事很棘手,「你是否需要一些時間來考慮這個問題,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獲得幫助?」


從法庭的後面,米煞相當大聲地說:「沙得拉笨得像坨屎,你不可能幫得了他。」


米煞恰好錯了。對於無法理解法庭複雜情況的證人和被告,我們都有辦法幫助他們。如果母語不是英語或是失聰,我可以指派一名通譯或手譯員。對於非常年幼或智力受損的被告,我可以指派一位中間人。只要有需求,在審判的任何階段,通譯、手譯員和中間人都可以陪被告或證人坐在一起,確定他理解旁人所說的話,促進溝通。此外,我可以控制法庭的運作方式,處理幼童或心智障礙者時,我可以要求律師使用簡單的語言和句子結構,不使用成語(攻擊者可能個子高大,但一個四歲證人聽不懂「人高馬大」),不說「附加問句」(「他狠狠地打了你,這是對的吧?」這個四歲幼童會回答「不對」,因為狠狠打人顯然是不對的)。以前我們有一個護理長,裁員後沒了,但是(我很幸運,沙得拉也很幸運)法院還有一個心理健康護理師。我停下來想了想,派人去請護理師來。


在護理師來之前,我轉向另一位想發言的皇家大律師。西蒙.巴靈頓(Simon Barrington)身材高大,灰眉灰眼,鷹鉤鼻的顯眼鼻尖泛紅。他說:「我的初級律師想提出一項聲請。」他聳聳肩,這個動作意味深長:這是她的主意,不要怪我。

他的初級律師倏地站起來,律師袍沒有磨損,假髮非常潔白,人很年輕,資淺但有幹勁,她的當事人恐怕出現在法庭的次數多過於她。然而,這是她的時刻,她不會浪費這個機會。她以書面形式闡述她的法律論點,並將備妥的精美副本交給我的書記官,數量足以分給每一個可能對此事有興趣的人。她用彩色標籤標明她能挖出的所有早期判例法或「判決先例」,貌似要在最高法院演講一樣,我敢打賭,有一天她會在最高法院演講,只是現在火候還不足。

 

《成為惡人之前》|博客來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66530

《成為惡人之前》|Book☆Walkerwww.bookwalker.com.tw/product/173711


位於倫敦的中央刑事法院又俗稱「老貝利」(Old Bailey)這裡不僅是英國最重要的刑事法庭,更是西方司法制度的發源地之一。一如刻在圓頂上正義女神背後的金科玉律「為了正義,哪怕天崩地裂」,在過去的幾百年裡,許多著名的案件都曾在此審理。


但在老貝利史上最具聲望的女法官溫蒂.約瑟夫眼中,比起判定「誰是惡人」,更重要的是了解「人為什麼會犯罪」。事件的真相並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經常遊走在灰色地帶。在法律面前,「人」才是主角,唯有理解人性,才是消弭犯罪的關鍵。


本書收錄6個她法官生涯最具代表性的真實案件,她以獨特的視角與動人的筆觸,寫下各種複雜的犯罪心理與人性樣貌,不僅徹底顛覆我們對犯罪的認知,更讓人進一步反思:大快人心的判決真的就是「正義」嗎?當判決結束,我們要默默等待下一個「惡人」的出現,還是選擇讓悲劇不再發生?


英美Amazon書店讀者、Goodread網站直逼★★★★★極致好評!法界名人、一流學者、各界菁英最高讚譽!(試閱結束)

 

【 讀試閱|找線索贈書抽獎辦法 】


請先確認已追蹤台灣犯罪作家聯會的FB粉專,並到粉專上的這則臉書貼文按讚公開分享,在該貼文留言區中標籤兩位臉友,並回答下列問題→

  1. 辯護人(advocate)從拉丁語的意思來說, 就是什麼?

  2. 倫敦的中央刑事法院又俗稱為什麼?

贈書名額:我們將從參加者中,抽出「兩名」幸運者,各贈送台灣東販的《成為惡人之前》實體書一本

參加資格:請記得務必追蹤台灣犯罪作家聯會FB粉專

截止日期:台灣時間即日起至2023年09月26日23:59止

公布日期:09月28日於犯聯FB粉專公布兩位得獎者

本活動贈書僅寄送台、澎、金、馬地區

 

罪詭情報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