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小流】

從零出發的決心,飛向世界的展望
聽到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立(CWT)的消息,興奮之情湧現。長期關注提子墨專頁,常看他分享外國犯罪作家協會的見識趣聞,對這類集結不同創作者的組織深感興趣,圍繞創作和出版的迷惑經常困擾著我,這答案或許能從CWT找到答案。
《詭秘客》,正是貫徹CWT信念的刊物。
說起來「詭秘客」真是好名字,一如犯罪小說讀者關注著眼花繚亂的犯罪「詭」計,和深不可測的人性「秘」密,英文標題「CRIMYSTERY」更是神來一筆,crime與mystery的完美結合。
我迅速掃描目錄,好奇這本以「犯罪」為名的刊物,適合什麼類型的讀者,讀下去忍不住豎起大拇指,犯罪小說忠實粉絲固然不能錯過這本作品,關注華文創作的讀者也應該讀讀,有心創作的人更不要錯過這本導航書,內容門檻不高深入淺出,是能在理髮店輕鬆閱讀的精彩刊物!
既晴主席的創刊語,「做一份對台灣犯罪文學有里程碑意義的刊物」,這決心不容易,光是想象如何集結團隊,策劃內容主題,連接海內外的犯罪作家,從零出發的決心,飛向世界的展望,《詭秘客》不像過往的《推理雜誌》刊登小說創作,反而專注經營評論分享這一塊,期許「成為讀者、作者、論者最有力的支援」。
這份誠心真意得到世界各地的喝彩,在這文字數據化的速食時代,還能有幸看到如此珍貴的手稿,彷彿可以感受到另一座城市的他,提筆寫下每個字的一瞬之光,嘴角浮現的溫柔笑意。
近年最夯的出版動向,應該是IP影視,也成了出版社努力推廣的方向,而這刊物也及時給了解答,「讓人看得過癮的犯罪故事有者什麼要素」,「什麼樣的故事才適合影視化」,「小說家應該學習寫劇本嗎」,「創作是否要結合在地化主題」,穿插訪談的影視作品如《下一個被害者》、《沉默之槍》、《複身犯》,讀者有幸能窺探影視成功背後下的功夫,也為日後的創作定下方向,好比「作家在下筆時就思考: 我的小說要怎麼樣才可以賣出影視版權」一語道破創作者的迷思。
除了加拿大犯罪作家協會主席的精彩分享,這刊物收錄了兩場來頭不小的經驗談,歐美作家參與的「歐美加台犯罪作家跨國論壇」和台灣四帥的「莫比烏斯環創作座談會」,每一句都值得細心咀嚼,就看創作同好如何從中汲取營養,成為日後創作的能量,就算無意創作也是饒富趣味的創作心得。參與創作座談會的四位台灣作者,我都熟悉,一直關注他們的作品和動向,深知他們不遺餘力推廣推理作品,創作想法倒是第一次窺探,提到難以抽出時間寫作,我是感同身受,想到創作不易還有那麼多默默奮鬥的寫作魂,內心一陣激動。
讀過《血腥謀殺 BLOODY MURDER》,開啟我對推理文學史的想象,附錄有日本推理發展史,唯獨華文推理仍然缺少文獻記載,很開心讀到《台灣本土犯罪小說的發展軌跡》,適當填補這塊空缺。這書更收錄了台灣犯罪文學精選13作,有看過也有沒看過,跟著名單讀下來,驚覺台灣推理早就成了推理文學史不能忽視的章節。
說了這麼多,還是建議讀者快快買本《詭秘客》在家好好翻閱,才能體會這本刊物的無限可能,也能參與CWT主辦的實體或線上活動,一本刊物,多種享用方式,實在無法不推薦啊!
本文作者簡介/牛小流
80後,馬來西亞人,現為政府診所藥劑師,馬來西亞文學網「墨水·咖啡·殿」版主,曾為報章專欄作家。經營「九流偵探事務所」臉書專頁,定期分享各國推理/犯罪類型小說的讀後感。以《偵探在菜市場裡迷了路》入圍第十八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決選。著有多部作品,近作為《藥師偵探事件簿:請保持社交的距離》。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