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obius_Banners01.jpg

東野圭吾《天鵝與蝙蝠》讀後感/貝爾夫人

【文/貝爾夫人】

人性深層的毀滅與救贖


港區一具男性遺體,意外牽扯出三十年前,一樁未解的冤案。


當年愛知縣警方著手調查,最後卻因嫌犯畏罪自殺而草草結案,事過境遷多年之後,意外引發連鎖骨牌效應,成為另一起謀殺案的導火線。


刑警五代抽絲剝繭,天衣無縫將微小線索連結在一起,迅速逮捕兩件凶殺案的真凶,本以為這已是完美結局,令人驚訝的是,案件並沒有因此完結,反倒衍生出諸多疑點,五代不得不正視推論上的死角,讓真相更加撲朔迷離。


「我們都很好,希望你保重身體,好好贖罪。」淺野洋子對背負兩條人命的凶手倉木達郎說。


一句話道盡,被害者家屬的心聲,要怎麼贖罪,才能真心原諒那個陷己於不幸之人?躲在饒恕的背後,隱藏著毀滅般的殺機。


惡意躲藏在贖罪與救贖間,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到底是誰要贖罪,又是誰得到救贖?


一切從不完美犯罪自白開始


閱讀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最大樂趣在於,作者描寫人物的功力深厚,每位角色的心理變化,泰然自若放置字裡行間,透露出對真相的不確定。當案件發展順利,卻總有一些令人在意的不完美,宣告事件不會就此落幕。


一開始的偵查結案,作者不經意提出幾個不合理的疑點,引導我們反思犯罪者自白的真實性。


例如:案發當天,沒有凶手搭車的紀錄。監視器畫面沒有拍到被害者與凶手會面的情形,也查不到兩人的通聯紀錄。被害者陳屍的車上、凶器及屍體身上,都沒有凶手的指紋或DNA殘留物。凶手倉木達郎,完全沒有為自己辯護的意圖,反倒直接乾脆的俯首認罪,對於人類自我保護的正常心理狀態而言,是極為不合理的。


無論旁人如何企圖翻供,最後皆會掉入死胡同中,凶手認罪已成事實,再多的辯解亦是枉然。唯一的辦法,就是慢慢敲開,隱藏凶手內心的秘密,唯有突破心房,才能發掘案件背後的真實動機。


看似不可能的調查組合


本書著手調查案件者,不是推理小說中常見的熱血刑警,也不是才華洋溢的名偵探,令人感到意外,竟是從兩位如同光與影,立場完全相對的被害者遺族白石美令,以及加害者家屬倉木和真,在命運之線牽引下,羈絆將兩人綑綁在一起,憑藉老經驗的警探五代,在兩人發現的線索中旁敲側擊,讓案件出現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完全始料未及。


內容最大的亮點,來自男女主角潛移默化般滋長的情感。


茫茫人海中,不可能有交集的兩人,卻因悲劇而相遇。原本應憎恨,卻在內心深處對現實產生懷疑,不甘心讓真相石沈大海的兩人,勇敢跨越爭議主動出擊,在共同目標下,脆弱的心靈,因彼此而變得堅強。


由於律師及檢察官、警察各有各自的立場定位,導致調查真相時不夠具有彈性,反而處處設限。尤其在罪證確鑿的情況下,根本沒必要費心處理枝微末節不具有撼動主要證據的線索。


這些看似無用的線索,卻成為被害者遺族和加害者家屬心中一根取不出來的刺,若要將內心懷疑的陰霾一掃而空,找尋真相就成為唯一的解方。明知調查換來必定是苦澀的結果,至少沒有在謊言的壟罩下,清楚仰望清澈如明鏡般的天空,毫無懸念放下執著。原諒與理解,讓留下來的人,好好的過生活。


解脫--讓劇情劃下完美ENDING


人的一生總背負著些許罪惡,有些人會盡力掩蓋,有些人則想辦法彌補,當真相大白時,無論結果是好是壞,全都獲得了解脫。


東野圭吾巧妙使用三方視角,讓推理劇本隱約浮現,果然是生涯三十五週年紀念代表之作,謎團布局精彩,是終極推理迷絕不可錯過的巨作。


本文作者簡介/貝爾夫人


貝爾夫人,熱愛寫作與閱讀,骨灰級的電影愛好者,偏愛歐美推理著作,及嚇死人不償命的燒腦恐怖電影。

擅長多元文學創作,對於哲學研究及探討人類心理,有著莫名的執著。

喜愛天馬行空不設限的推論,期望創作出此生不可抹滅的回憶。


Comentarios


罪詭情報

bottom of page